欢迎来到寻校通!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719414727

位置:寻校通 > 新闻资讯 > 小语种学习 > 日语学习 >  日语学习的重点

日语学习的重点

来源:上海昂立日语培训学校

2021-01-23 09:54:33|已浏览:283次

日语与汉语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及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日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两种语言之间必然有其共通之处。日语学习的重点是什么?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日语学习的重点

日语学习的重点

1、练好听力

“听、说、读、写、译”,这是学习任何外语都必须掌握的五项重要技能。我们可以称之为五项全能,如果对一种语言的掌握达到了五项全能的境地,那就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外语人才了。而“听、说、读、写、译”中,“听”在五项全能中排行第一,可见其重要性。

在日语学习中,和英语相比,听力的练习是比较重要的,也是比较难的,因为中日两国都用汉字,所以日语的阅读和书写相对简单,即使没学过日语的中国人,也能看懂一些单词、写出几个汉字。但如果不懂日语,听日语时可能什么也听不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中日之间汉字字形相同,然而读音却有很大的差别,虽然日本汉字有音读――即以汉字的读音为基础的读音,但是和我们的发音亦不尽相同,所以,日语中的汉字看起来很简单,听起来却比较难。而且,汉语作为我们母语,早已经潜移默化,先入为主,形成了思维定势,这导致我们在刚开始听日语时,会不自觉地把听到的发音首先转化为汉字,然后再根据汉字去理解日语意思,即我们在听日语的时候,是通过脑海中倒映出的日语汉字形象来实现理解日语意思的目的,而不是通过发音来理解句意。这和英语是不一样的,我们听英语时,因为受母语的影响比较小,所以是直接通过单词的发音来理解意思的,这就比日语少了一道程序,节约了时间,也就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解决好听力问题。

2、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来,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载体,她承载着使用该语言人群的文化信仰,是一种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学习不仅是语法词汇的学习,更存在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学习掌握。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了解日本文化、日式思维对我们更深入理解日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日本人送礼物时往往会说“区区薄礼,不成敬意”,因为在日本人的文化中,需要突出对方的地位,虽然自己的礼物很精致,但在对方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了;与之相对,欧美人送礼物时比较高调,往往会说“这是很不错的礼物,请您收下。”欧美人的观念,用中国俗语来说就是“宝剑赠英雄,鲜花送佳人”,好马才能配好鞍,因为是好东西,所以才要送给你。由此可以看出,同样的赞赏对方,采取的方式却截然不同,这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另外,日本人说话比较含蓄,喜欢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喜欢明确表达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日语也主要表现出明显的暧昧特征,而西方人则比较喜欢直来直往,更豪放一些。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文化在英语中的体现之一,就是英语里没有那么繁杂的敬语及谦语体系。所以,了解日本文化,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及表达习惯等,对我们正确使用日语,融洽地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外语学习中,还存在着中国式英语,中国式日语等问题。拿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是中国人”这句话,汉语的说法是主谓宾顺序,先说“我”,然后进行断定,说“是”,最后“中国人”作为宾语。而同样的话,日本人却是按“主宾谓”的形式来的表达的,先说“我”,然后说宾语“中国人”,最后则是表达断定的谓语“是”。如果按中国人的思维语序来说日语,那么日本人很可能就听不明白。就像日本人用自己的语序来说汉语,“我是日本人”就会变成“我日本人是”,这样的话我们听着也觉得别扭。所以,理解日本人的语言思维,避免把自己的思维带入日语之中,对日语语言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3、对祖国文化的学习

日本从古代开始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除了宦官、妇女缠足、科举制度以外,在其他方面几乎都是以中国为样本进行模仿、学习的。可以说,日本的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文化,与汉语是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日本现在有很多节日,都是是从中国传入的,很多习俗,也可以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找到原形。至于语言方面,日语的基本组成部分――假名,便是吸收汉字的草书及偏旁而形成的,现代日语里仍保留了大量的汉字。日语中很多汉字是从中国古汉语中传入的,比如日本汉字中的“给”有“月给”、“周给”、“时给”等词,学过古代文学的人都知道,“给”有“工资”的含意。另外,在古汉语中,则主要指公公、婆婆,以及岳父、岳母。比如,唐朝诗人朱庆余在《近试上张水部》中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这里的“舅姑”即指此意,而日语的汉字“舅”、“姑”其含意和古汉语中一样的,即指公公和婆婆,和现代汉语的含意是不一样的,像这样的词汇还有很多,只有学习了古汉语,才能理解这些日语词汇的意思。由此可见,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古文,对于学习日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何快速学日语

如果学习一篇日语阅读。大部分学生都会花费70%左右的精力去背单词。可是大部分人都是前背后忘。而重要的句型却被忽视了。到了考试前又突击背单词和语法。考完了又忘记70~80%。于是他们对学习日语产生了畏惧感,兴趣大大下降。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中国人学日语还有一个通病就是听力差。在日语能力考试中,听力是一个大的绊脚石。

总结这种学习方法,有三大的恶果:

1.单词:背的单词记不住,刚背完又忘了。

2.口语:边想边说,口语不流畅

3.听力:看到听力原文都明白,就是听的时候不知道,速度跟不上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记忆单词的方法不对。单词是学好外语的基础。好比造大楼,单词就是砖瓦。对此我们为何不能尝试去记忆句型呢!一个句子里有更多的日语词汇,而且通过惯性思维我们能更好的记忆词汇学一篇课文只有几个句型,花点精力可以达到滚瓜烂熟的地步。关键是一开始单词不要去背,只要会念就行。这样平时学习就比较轻松愉快。等一本书全学完了,花1~2个月,集中背单词,并且记得牢靠。

背完单词就去听日剧。要精听1~2个经典的片子。通过日剧来复习单词和句型。同时听力和口语也得到了提高。考试前,单词只要花2个小时浏览一遍就行了。听力只要拿历届考题练习强化一下。多出来的时间就复习语法。这是一种一举三得的好方法。

日语学习小技巧

日语学习小技巧

1.“小纸条”原则

这里说的小纸条可不是让大家在日语课堂上写小纸条聊天,而是让你把自己每天的日语学习难点记下来,随身携带,走到哪学到哪!在苏州日语培训班里,老师让很多同学都有这样做,把每天的课堂难点记下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看一下,效果是很明显的。可以说这是最原始、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2.“脱口而出”原则

邓小平爷爷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交流,脱口而出才是检验是否学有所成的唯一标准!

学日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脱口而出第一句,坚决不学第二句!学过之后要活学活用,现炒现卖。看到日本人就跟他聊,实在没条件找不到日本人,就和朋友、同学讲。也可以背诵很多文章,找机会说出去,立刻获得刺激和成就感!不要错过任何脱口而出的机会!

3.“重复”原则

不要担忧自己的记忆不好,记不住只是因为你重复的次数还不够!感到困难大,也只是因为你重复地不够!一定要重复到100遍、1000遍,直至脱口而出!再难的东西也经不起反复操练,任何困难都会在重复的力量下屈服!记住:重复创造奇迹!重复造就天才!

日语与汉字的联系

(一)文字

很多学生在一开始接触日语的时候,会觉得日语很简单,因为里面有相当多的汉字。在现代日语所使用的汉字当中,有一部分字形、字义同中文一致。下列日语词汇如:中国、猫、四季、男女、花、小学生、好奇心、夜郎自大等等都与汉语无异。

日语中有许多由汉字和假名组合起来的单词,如休む(休息)、新しい(新的)、お兄さん(哥哥)、月の光(月光)、静か(安静)、美しい(美丽的)、食べる(吃)、使う(使用)等,中文意思和其中的汉字含义基本相同,学习这些词汇时一般不会产生歧义。

当然,日语汉字中也有许多繁体字,如:美、、、、、しい、る、音等单词中的汉字,采用的是我国以前使用的繁体字的写法,含义也和汉语一样,字型上的繁简变化,并不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还有一些异体简化字,如、、、、、、、等字,虽然写法与中文汉字有所不同,但中国人一看,意思便一目了然了。

(二)读音

日语汉字的读音分为音读和训读,其中音读就是将日语汉字按中国传来的汉字发音读出来。因此,日语的音读与汉语的发音有众多相似之处,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比如,“安”的日语发音和中文汉字发音都是“an”,“三”都是“san”,“代”也一样都是“dai”。这些日语汉字的字形和读音与中文完全相同。又比如,“毒”、“独”、“” 的汉语发音都是“dú”,而它们的日语音读都是“doku”;“季”、“基”、“”的汉语发音是“ji”,虽然音调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日语音读都是“ki”。这些日语汉字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字的读音,就可以推测出其他类似发音汉字的音读了。

将常用日语汉字(和制汉字如、、、、等除外)的常用音和该汉字的汉语拼音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1)后鼻音一律对应长音

例:生命(sheng ming)→せいめい 平等(ping deng)→びょうどう

中央(zhong yang)→ちゅうおう 性能(xing neng)→せいのう

(2)前鼻音一律对应拨音

例:(dan chun)→たんじゅん 温暖(wen nuan)→おんだん

光(guan guang)→かんこう 森林(sen lin)→しんりん

(3)一一对应关系

「ang」、「iang」、「uang」―「ou」(无例外)

「er」、「i」(无例外)

「ai」、「uai」―「ai」

「ong」、「iong」―「ou」、「uu」

「ao」、「iao」―「ou」

「en」、「in」―「in」

「eng」、「ing」一「ou」、「ei」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