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寻校通!

全国切换城市

咨询热线 13719414727

位置:寻校通 > 新闻资讯 > 英语学习 > 雅思学习 >  雅思听力答题的方法

雅思听力答题的方法

来源:重庆新航道

2021-03-01 10:38:13|已浏览:164次

在雅思考前冲刺阶段,听力必定要专心 。雅思听力备考的正确姿势,除了刷题还有听力题型专项训练哦。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分享雅思听力答题的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雅思听力答题的方法

雅思听力答题的方法

首先:“有备而来”。在听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雅思听力考试中要求学生边听边答题,所以听之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要先了解答题要求,看清例题,明确题型,这样才能准确的回答问题。

其次:“提高速度”。充分快速的阅览试题和选项,找提示,标出关键词和关联词,以确定它的主题或意图,了解自己将要回答什么样问题,预测出相关的答案,预测是为了更准确的找到答案,使你在听题过程中更为主动,高效率的预览和准确的预测对考生是非常重要的。

再有:“协调配合”。提高听题的效率,要求考生在听,读,写时要紧密配合,滤除不相关的内容,减轻听力负担。在卷面上应该尽量用自己能够辨别的缩写符号或速记符号,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提高速度,因为在写答案的同时还要继续听题,做到手,眼,耳协调一致。考生在将答案誊写在答题纸上时要保证拼写和语法的正确,如有错误也要相应扣分。

最后:“严谨认真”。在每部分和考试全部结束前,都留有时间给考生检查答案,考生应该利用这段时间迅速检查答案,改正做错的题目并完成没有完成的题目,特别注意是否正确按照试题要求去做了,不要在答题卷上留空白,(因为答错了也不扣分)。

雅思听力答题的方法

雅思听力的不良审题习惯

一:不拘小节。 在审题时只关注文字内容,不注意题目要求。

不论是填空还是选择,题目中都存在一定的要求。单选题和配对题问题不大,只要记得一定是一对一选择就可以,遇到多选题时要关注是选对一个选项算一题还是全部选对算一题。如:Question 25 Choose two letters和Question 25-26 choose twoletters这两个要求意义是不相同的,前者比后者要求高,必须全选对才能得分。这对考生最后答题卷的填写也会产生影响,一定要注意。

遇到填空题一定要看清字数要求。由于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and/or anumber是比较常见的字数要求,可能考生会因此习惯性认为填空就是这个字数要求而忽略了其他形式的要求。在这个要求中,即使只少了“/and”意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要求是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or a number,那就意味着不能写单词和阿拉伯数字共存的答案,如果出现阿拉伯数字就得写成单词形式。如果出现One wordonly这样的答案就更需要注意了,哪怕多了一个冠词也是错误的。有些考生特别容易把textbook这样的合成词分开写,one wordonly这个要求反而是提醒考生注意单词书写而不是限制了。

二:审题不客观,主观意识太强。

既然是审题,当然要以问题的客观意思理解,不能强加自己的想法。

建议考生在看选择题的问题和选项时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问什么答什么都要客观理解,不能因为某个选项意义比较符合常理就认为其对,也不能因为选项符合某些判断规则就认为其一定是错的。即便有预先的判断,也需要最终去文章中找到证据来支持或反驳。

如果遇到的是填空题,当然首先还是客观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再做找关键词、预测等工作。比如在预测时发现需要填的空格出现在名词前,修饰名词,一般考生第一反应需要找一个形容词,但仔细想想,能修饰名词的不仅仅是普通的形容词,名词也可以,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和过去分词形式也可做形容词来修饰名词,甚至量词也可以修饰名词,所以在听的时候不能因为想到了形容词就只关注普通的形容词。

三:片面理解,选择性审题。

听力考试重在听,卷面上出现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提示信息,审题自然不能漏过一丝一毫。但考生往往会因为看到自己熟悉的内容而忽略了剩余的,造成理解错误。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剑桥7 Test 3 Section 3 Question 23: Float dropped into oceanand________ by satellite.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考生经常对该空的预测是填名词,因为看到了oceanand就认为两者并列。事实上从整句看和空格并列的信息应该是dropped, 所以要找的是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被动。预测出错后听题中就容易忽略正确答案了。

四:视而不见,只看不用。

审题之所以要思考很多问题,是为了在听题的时候能对找答案有所帮助,看到想到的就得在听题时充分利用。但很多考生辛苦审题却不知道运用,例如剑桥5 Test4 Section 1 Question 3: intended length of stay______________ ,通过审题可知需要填的是时间长度,限制信息intended意味着这段时间是想要、打算住的时间,既然有打算,那么还有可能会出现实际的情况。

原文:I’m planning on staying a year but at the moment I’m definitely herefor 4 month only. 显然planning和intended是对应的同义转换点,因此答案是ayear。很多考生其实意识到要找的是想要住的时间长度,但在听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对应点。又如剑桥5 Test 2 Section 4 Question 37:average daily requirement for an adult in Antarctica is approximately ________kilocalories. 此题中应填数字是非常容易预测的,在审题时需要意识到这个数字要符合average、daily、adult、inAntarctica这些条件才能成为正确答案,事实上原文的干扰点就在地点Antarctica上,而考生经常看到却在听的时候忽略了这个信息。

雅思备考初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国内英文考试环境成长起来的考生,提起雅思听力,几乎会众口一致地说,听力材料的速度太快,不是根本听不到,就是听到了也来不及写下来。

十来套模拟题做下来,同样没戏。许多考生因此失去信心,干脆放弃听力部分。放弃听力上痛苦的挣扎,也放弃了听力过关为你成功移民/留学所带来的显而易见的优势和由此产生的额外成就感。

听力无成效,主要的问题在于方法不当。在备考初期听力非常弱的情况下,低效率的、一味通过做模拟试题的办法,只会使考生迅速失去对听力的信心。与之相反,大量的听力外围功夫需要放在实力恢复阶段来做。

其核心在于,培养对声波信号的敏感度。听力头疼的原因很简单,听得太少,不适应声波信号的刺激。语言的本质是声音信号,而非文字符号。我们习惯了视觉符号的剌激,而声音信号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剌激系统。

外围功夫的准备,包括下列要点:

磨耳朵式的剥带练习。选取恰当的外围听力材料,反复精听,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单凭听觉本身,剥出听力材料中的所有信息。在有经验的雅思培训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这一方法在实践中明对提高考生的听力极富成效。

熟悉口语化的英文句子结构。通过实况听力,并结合语法部分的准备,训练对听力材料中的次要信息和提示信息的顺畅理解度。

练听力内存。考生在练习听力过程中所反应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很多内容好像是听到了,但马上又忘记了。雅思听力考试需要听与写同时进行。听到了,记不下来,等于没听到。逐步提高记忆时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

此外,还应包括:怎样辨别次要信息与核心信息、速记/拼写[核心听力语汇] 听力记录练习 时间/数字/人名/地名吞音/连续/弱音/辨音 校园场景介绍 生活场景介绍 科普场景介绍。

相对于其他两项考试,雅思口试和写作是最容易解决的。在恢复阶段,考生可将口语训练分成两部分。以下三个原则可供参考:磨牙原则,借力原则,以说练写原则。

磨牙原则纯粹练口腔肌肉,纯粹的体力活。成年人口语讲不好是因为英文的舌头不灵活,没有讲英文的习惯。找两个英文段子,反复大声读,直到感觉到牙齿灵活。(这种习惯通过英文核心800词听说训练可以在短期强化成功,很多学员都从这种训练法中尝到成效的喜悦。)

借力原则口试部分是一个标准的面试[interview]程序。是考生同面试官就各样常见话题交谈。一般交谈时间为10-15分钟。大多数考生认为15分钟时间太长,担心没有足够的话可讲,其实,参加过口试的考生都有发现,15分钟的时间在真正的口试中会一晃而过,常觉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真正要做的,不是怎样打发掉这15分钟,而是怎样在15分内,讲出更多的信息。

怎样能讲出更多的信息,怎样使你的表达听起来更专业,更地道,更符合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我们的建议是从听力材料中借力。听力材料是一系列校园 /社会/科普场景话题的组合,其中包括大量的实况Interview。在作听力练习的时候,完全可以从听力中疯狂吸收口语部分所需的语言套路,文化背景套路,加之以演练,你的口语听起来就会显得洋味十足,而非自己死记硬背临时编造出来的中式英文,为口语高分赢得十足的把握。

以说练写原则在写作部分,考生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凑不够字数,无足够的话可写。练习口头作文,进行BRAIN- STORMING式的观点和材料收集训练,将为强化阶段的写作练习,打下深厚充实的基础。强化阶段通过大量的模拟试题进行考试强化,是备考最后一个步骤。该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仍属薄弱的环节,提高考试技巧。按照考试实况程序,每做一套题,全面总结一遍,找出薄弱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有了实力恢复阶段的扎实功底,强化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 相关阅读